電影《腦男》,是改編自首藤瓜獲得江戶川亂步賞的傑作。
  反派是天生無情感的病態天才少女,自幼開始殺人,包括雙親;
  主角也是天生無情感、身體無知覺的天才少年,生長在富裕的家庭,
  卻缺乏自主意識,只接受指令。

  原先祖父請專家教導他正常的行為模式,
  後來雙親車禍身亡,肇事者逃逸,
  便改為偏激地將少年訓練成殺人機器,盼他以「私」法懲奸除惡,
  主線就是這兩人的對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前些時候,又看了一部真實案件翻拍的電影──《刑法39條》。
  一個年輕人看似毫無動機地殺了一家人,
  沒有奪取財物,坦承犯案卻行為異常,於是辯護律師主張心神喪失;
  經過反覆的精神鑑定,幾乎要確認適用日本刑法39條:
  「心神喪失者之行為,不罰。心神耗弱者之行為,減輕其刑。」

  但鑑定師助手察覺細微的不對勁,申請重新調查,
  才發現死亡的男主人在少年時期曾姦殺女童,
  卻因適用刑法39條而獲判無罪。

  經過峰迴路轉的劇情,發現年輕人正是被害女童的親哥哥,
  他向別人購買了新的身份,策畫多年展開報復,
  看準的便是表現精神異常、及「無蓄意謀殺動機」兩點
  (因為新身份和這家人並無任何連結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我認為這兩部片,很適合跟上篇的小說合併討論。

  《竊盜城》(The Town)中,一個出獄後繼續不斷犯案的人說:
  「你知道坐牢最可笑的是什麼?囚犯假裝他們想要出獄。」
  作者諷刺地展現出罪犯假釋出獄再度犯行的過程,
  似乎主觀地打了精神分析、感化教育一巴掌。

  第一部電影的女精神鑑定師,年幼弟弟被少年犯以殘忍的手法殺害,
  她選擇大膽挑戰傳統,以家屬身份長期接觸犯人,
  透過所謂的敘事治療(Narrative Therapy)引導他。
  此後該少年種種行為讓所有人都相信他已隨時間反省及悔改,
  事實上獲得假釋後,一出獄便馬上犯行。

  這到底是制度的問題、還是人的問題?

  日本和臺灣一樣是成文法,學過法律的人都能體會,
  條文有限、現象無窮,因此會產生所謂的「法律漏洞」。
  第二部電影亦拋出幾個值得深思的議題,
  例如未成年犯罪刑罰較輕,倘若少年犯手段兇殘勝過成年罪犯,
  也適合減輕刑罰嗎?
  和書一樣,沒有答案,留給觀眾和讀者們思考。

  此外,盧春如《上帝的黑名單》及Discovery殺人魔特集中皆提到:
  連續殺人犯的共同特徵之一,是對殺人並無常人般的情緒起伏,
  可能是基因中決定了某些較罕見特殊的人格特質,
  使得生理、心理互相影響,導致較高的行為脫序可能。
  這些人在犯行並得到懲罰後,到底有沒有資格重返社會?
  或,他們有沒有資格繼續活著?

  回到《空洞的十字架》;
  書中介紹了日本過去司法改革之一:「犯罪被害人訴訟參加制度」,
  簡單來說就是家屬開庭時本來只能在旁邊聽,
  修法後可以審問證人和被告、表達意見,贊成極刑者也能互相鼓勵,
  彷彿走進法庭戮力使罪犯被判死,是一個必須積極達成的目標。
  「你也很慘對吧?兇手很冷血對吧?我們一起努力讓他死好不好?」
  看在客觀第三方的眼裡,被害人家屬儼然搖身一變成為互助的殺手,
  令人不禁毛骨悚然。

  皇上有很多想法,但並不覺得是標準答案。
  善惡間有灰色地帶,也曾承受過司法體制不完善所帶來的傷害,
  但我仍能客觀,是因為有足夠的智慧尊重別人的智慧。
  如同大多數的被害家屬一樣,我有自己的答案,
  不標準,但,是我的選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火柴人 的頭像
    火柴人

    火柴格分裂

    火柴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