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.11.22
《FINCH》的開頭讓我想起威爾史密斯《我是傳奇》,原先以為會是宏觀的末日科幻,一個人帶著狗、機器人、機器狗,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,但到最後,又有了類似拉斯馮提爾 -《惑星末日》的觀影驚喜,我也依然汗涔涔、淚潸潸。
2021.11.22
《FINCH》的開頭讓我想起威爾史密斯《我是傳奇》,原先以為會是宏觀的末日科幻,一個人帶著狗、機器人、機器狗,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,但到最後,又有了類似拉斯馮提爾 -《惑星末日》的觀影驚喜,我也依然汗涔涔、淚潸潸。
近期和馬自達所長忠哥互練,忠哥紮實的體態,果然帶著許多細膩、有效破壞肌肉的訓練課表,也讓我每次都逼向重量的極限,週練七天近兩個月下來,我的身體也拉警報了,手腕微傷、臀中肌撕裂傷、腳踝疼痛,但這些都是修補增肌的好機會,只是需要休養時間,於是,這週日我終於決定停下來喘口氣。
轉開電視之後,一個晚上看了兩部很特別的片,我自己把他們歸類成「半藝術電影」;很巧合的是這兩部片的主人翁,相對於大眾而言是所謂的「怪胎」。
2020.1.14
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也是很隨興地,在電視盒上轉著,看著電影簡介和那有點搞笑的封面,裡面都是些我原本不熟悉的,以為是二三線的內地演員,想想反正和男人都喜歡的賽車有關,於是就配著晚餐,按下播放。
2019.11.12
「明日的記憶」我並沒有從頭開始看,只是看到日本電影而且有渡邊謙,便繼續看了下去。我不知道這部片對多數人的催淚效果如何,也不知道我現在是不是淚輕彈的愛哭鬼,總之我從中間看這部片,少了很多情緒的醞釀,並且於此同時買了很多的UBER EAT、FOOD PANDA,身體傾斜地掛在沙發上,啃著難得買到的麻辣鳳爪。
20190127
在睡眠混亂後,因思緒飛躍而情感滿溢時,最適合補完黑洞系列,這次是1977年的經典—周末夜狂熱。Saturday Night Fever,FEVER這個字在這裡雙關地很漂亮。
最近我求了一位人生少有的男性樹洞,這邊稱他為「三」吧,儘管察覺到他有隱性逆鱗,但依然覺得他對我很nice;總之呢,我向「三」抱怨,近日來頻繁吃了許多期待後令我有點受傷的電影,《破天慌》、《mute》、《長江圖》,今天看完了邁茲·米克森主演的「狩獵」,又有了一樣的感覺,這些電影對我而言有些共同點,它們有吸引我去看的理由,最後卻給了我不完整的觀影感受,然而這些片有著不少的獲獎及提名肯定,或許是我經驗知識量不足的問題,但說到底老子就是看了不爽。討論之餘,我請「三」給我一部片,好衝開一切,他推薦了《冰冷熱帶魚》。
我google了一下,看到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」,我滿心歡喜地對「三」說:「看到這幾個字,縱使是再詭異的劇情轉折,我都會相信這不是爛片--是它故事就這樣。」
隨機片單依舊給我很多驚喜,除了一張封面和兩句話簡介,不會有先備知識,自然也沒有先入為主的問題。《藍色廢墟》的封面和片名吸引我播放,電影開頭很長一段時間無對白,聲音也很小。讓我幾乎懷疑設定出了問題,一個看起來好幾個月沒剪頭髮刮鬍子的壯年人,在偷闖的民宅浴室泡澡,每天晚上睡在一台破爛不堪的,淺藍色老龐帝克裡面。接著從中間的敘述知道他叫德懷特,他的雙親被一個叫韋德的男子殺光光之後,他便終日落魄,逃離社會獨自流浪,但其實日夜等待韋德出獄,手刃仇人;後來果真成功,但也引發韋德一家人的追討,經過一番波折,德懷特和觀眾才知道,原來當初是德懷特的爸爸,和韋德的母親外遇,然後韋德的罹癌老爸得知後,帶著一家人過去算帳,可能一言不合之後把德懷特雙親殺了,然後讓年輕的小韋德去頂罪,在了解的過程中,德懷特和朋友又因自衛而殺了韋德的兄弟,德懷特為了保護僅存的親人妹妹,決定去找韋德一家人把帳結清,結局很簡單,暴力解決暴力的下場,整屋子人全部死光光,只逃了一個德懷特爸爸和韋德媽媽生下的私生子,德懷特死之前說了句諷刺的話:「只因為我爸爸愛上你們的媽媽。」當下我他媽以為這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改編。
這部片給我的感覺依照播放順序是「好像不錯→他媽的狗屎→雖然狗屎,好像真的不錯」,當然,我常常對很多爛片都有這種感覺( 除了看到一半直接關掉的「格雷的五十道陰影2」,那故事真的是超商廉價小讀本的總裁系列內容 )。對我來說是故事老掉牙,細節還不錯的低成本電影。
現在的狗屎在零狀態之下,很難不流水,看似充實的日子,我也沒有屁可以放,轉眼三個月,好像該在生日月做些紀錄。
最近配著自己做的餿水炒三鮮,看了《美人圖:私情畫慾》。2008年的韓國電影,講述古朝鮮宮廷畫員、畫師之間的鬥爭故事、情愛糾葛。在看之前完全沒概念,只是好奇宮廷繪畫有什麼學問,沒想到越看越震撼,看似餿水的塔炒三鮮也太好吃…
到底是在生活上有感觸時,容易接觸到發人省思的事物,電影、書籍、甚至是吃飯時閃過的新聞、睡前躺在床上滑手機,像故事情節般呼應你的心情,抑或者,是這些事物總是擦肩而過,因為心境而明亮起來;又可能是,突然想找些塵封已久的情緒,於是下意識地往著那條老胡同鑽去。
這次的早餐懷舊電影院是《紫苑草》(Ironweed),自小我就不是很喜歡看時空設定在50.60年代或更早的、社會寫實風格的劇情片,因為那種充滿貧窮飢餓,卻依然要苦中作樂的酸楚感令人窒息。
真正感受到貧窮是很小的時候,皇上唸的國小算是明星校區,國父紀念館旁邊那間,美勞課的時候我拿出10色的彩色筆,隔壁同學用是兩百多色的「黑白派」,當然我不會說出什麼我用10色畫出來的,比256色公子哥分數高這種狗屁勵志故事。記憶中總是羨慕的心情。
電影《腦男》,是改編自首藤瓜獲得江戶川亂步賞的傑作。
反派是天生無情感的病態天才少女,自幼開始殺人,包括雙親;
前陣子的隨機殺人案,讓死刑存廢問題又開始沸沸揚揚。
隨便舉一個爭議點: